北京建筑设计院带您欣赏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
发布时间:2019-12-10 来源:本站 浏览:次
哈尔滨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发源地,百年前的哈埠只有东西两区,东区是道里的三十六棚,西区便是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区。
开埠百年,包容、开放成为中国年轻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一以贯之的风格,成就了松花江畔小渔村到“东方小巴黎”的华丽变身。北京建筑设计公司告诉您,在这个曾经会聚36个国家多民族侨民的“中西建筑博物馆”中,中国人坚守的民族自尊与善学西方的智慧在建筑艺术中得到彰显——属于中国人和哈尔滨的“中华巴洛克”。
西起景阳街、东至十道街,北起升平街、南至南勋街的这片面积53.11公顷的街区,已被划定为“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”。在街区上沿街而立的斑驳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身后,是257个中国传统院落,这就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“中华巴洛克”建筑街区。
位于哈尔滨靖宇街334号的亨得利钟表眼镜店是Ⅲ类保护建筑,属中华巴洛克风格。位于哈尔滨南头道街113号的纯化医院是Ⅲ类保护建筑,属中华巴洛克风格。
“中华巴洛克”这种风格是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提出的。19世纪末,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,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,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。
“中华巴洛克”这一名称最初是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提出的,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松福介绍说。巴洛克建筑设计艺术是17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,其特点是外形自由、色彩强烈、装饰富丽与雕刻细致,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,而“中华巴洛克”简单说来就是在中国的“巴洛克”,即在中国形成的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特色建筑。
“中华巴洛克”建筑其实就是“中国式西洋建筑”,是典型的中西合璧。据史料记载,20世纪初,一批精明干练、有头脑、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,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、办实业,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。
在道外区靖宇街一侧的南头道街113号,一栋现为纯化医院的建筑便是中华巴洛克式风格的典型代表。这栋建筑建于1920年,为砖混结构,通体布满了抹灰做成的浮雕装饰。
建筑采用L型平面,主入口设在靖宇街与南头道街交叉口处,两侧是两根西式爱奥尼柱头与中式鼓座式柱础相结合的双倚柱。
蝙蝠和祥云图案在入口正上方的额坊中栩栩如生。再往上,两根装饰着中国结图案的单倚柱一直延伸至与拱券会合。在单倚柱和拱券包围的区域内,精雕细琢的菊花浮雕将纯化医院的牌匾团团包围。
上一篇: 教您如何识别不规范发票